沪浙赣三地超亿元订单释放产业新动能:照明行业的变革引擎
发布日期:2025/6/23    点击率:20

进入周末,河南、上海、浙江、江西等多省市相继公示重大照明工程招标结果,涵盖智慧路灯升级、5G基建融合、景观亮化运维等方向,累计释放投资需求超3.5亿元。其中,河南沁阳市以6957万元EPC总承包模式打造的"智慧路灯+5G微基站+物联网"综合改造项目尤为引人注目,标志着我国城市照明基础设施正加速向数字化、场景化转型。

    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速落地的背景下,沪浙赣三地以超亿元订单为纽带,正推动照明产业向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高端化跃迁。2024 年以来,三地在智能照明、节能技术、新材料应用等领域的重大项目签约,不仅重构了区域产业链格局,更以订单驱动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容,为中国照明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一、上海:科创策源地引领智能照明技术突破

    作为全国科创中心,上海以超亿元订单为抓手,加速智能照明核心技术攻关与场景落地。2024 年上半年,上海照明工程领域重大项目签约金额同比增长 18%,其中智能路灯、智慧园区照明系统等订单占比超 60%。例如,临港新片区 105 地块建筑照明工程通过智能调光系统实现能耗降低 35%,并集成环境监测、5G 微基站等功能,成为长三角智慧照明标杆项目

    在技术研发层面,上海聚焦大尺寸 LED 芯片、AI 自适应照明算法等 “卡脖子” 领域。2024 年进博会期间,上海集中采购进口高端照明设备意向金额超 21 亿元,推动本土企业与国际前沿技术接轨。同时,上海仪电等企业通过 “技术 + 运维” 一体化模式,在浦东路灯运维项目中实现年节省电费超 2000 万元,验证了智能照明系统的经济可行性
    政策端,上海 “十四五” 节能规划明确提出 “加快大尺寸 LED 芯片产业化”,并设立 5000 万元产业引导基金支持智能照明技术研发。2024 年,上海智能照明器具制造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 7%,亏损企业数量下降 5%,显示出技术创新对产业效益的直接拉动

二、浙江:数字经济赋能照明产业升级

    浙江以数字经济为依托,通过超亿元订单加速照明产业数字化转型。2024 年前 10 月,全省灯具及照明装置产量同比增长 13%,其中智能照明产品占比提升至 38%。杭州、宁波等地的智慧灯杆项目通过整合物联网、大数据技术,实现单灯远程可控与能耗实时监测,节能率普遍达 50% 以上

    订单驱动下,浙江照明企业加速向价值链高端延伸。2024 年上半年,浙江照明器具制造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 7%,其中智能灯具出口额占比超 40%,在欧美市场的份额提升 2 个百分点。义乌小商品城 Chinagoods 平台整合 200 万家中小微企业资源,2024 年一季度跨境电商照明订单量同比增长 40%,带动沪赣两地供应链协同发展
   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,浙江率先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。例如,台州临海某小区停车场通过 AI 智能感应灯改造,年节省电费 63 万元,客户零投入即可分享节能收益。这种 “技术 + 金融” 的创新模式,正从浙江向长三角其他地区复制,推动照明行业从产品销售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。

三、江西:绿色转型激活内陆照明潜力

    江西以绿色能源为突破口,通过超亿元订单推动照明产业低碳化发展。2024 年上半年,全省灯具及照明装置产量同比增长 35%,增速居全国首位,其中节能 LED 灯具占比超 80%。南昌县 2023-2025 年路灯改造项目采购预算达 9291 万元,采用智能驱动电源实现单灯能耗降低 40%,并通过光伏储能系统满足 30% 的用电需求

    在新材料领域,江西理工大学研发的高性能锑基钙钛矿发光材料实现光衰率低于 5%,雨雾穿透距离提升 130%,填补国内空白。南城县新能源产业 2024 年产值预计达 20.48 亿元,氮化硅陶瓷、相变储能材料等产品已应用于户外照明领域,推动传统照明向 “材料 - 器件 - 系统” 全链条升级
    重大项目落地加速产业集聚。彭泽县绿色甲醇项目配套建设智慧照明系统,通过生物基材料灯具实现全生命周期碳减排 20%,成为 “零碳园区” 示范工程。吉安电子信息产业通过 “链” 式招商,2024 年签约 193 个供需对接项目,总金额 67.1 亿元,带动 LED 封装、智能控制模块等配套产业发展

四、协同发展:长三角订单链重塑产业生态

    沪浙赣三地通过订单协作形成 “研发 - 制造 - 应用” 跨区域产业链。上海企业在南昌投资 50 亿元建设 AI 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,其配套的智能工厂照明系统由浙江企业提供技术支持,江西本地企业负责灯具组装,形成 “4 小时供应链圈”。这种分工模式使项目建设周期缩短 30%,综合成本降低 15%。

    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持续深化。长三角一体化照明产业联盟推动三地联合攻关,例如浙江企业与上海高校合作研发的 “光储充” 一体化路灯系统,在江西试点项目中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 60%。2024 年,三地共建的智慧照明联合实验室启动首批课题,聚焦适老光环境、情绪疗愈空间等前沿领域,预计 3 年内形成 10 项行业标准
    在市场协同方面,浙江 “浙里钓” 平台整合海洋资源,2024 年完成 70 次海钓体验项目订单,其配套的水下照明系统由上海企业设计、江西企业生产,带动三地跨境电商订单量提升 40%。这种 “应用场景 + 区域协作” 模式,正成为长三角照明产业开拓新兴市场的关键路径。

五、未来展望:订单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

    当前,沪浙赣三地正以订单为 “指挥棒”,加速布局未来照明产业。上海计划 3 年内培育 10 家微短剧龙头企业,推动 AI 虚拟照明技术与影视制作融合,目标 2025 年相关产业规模突破 50 亿元;浙江将实施汽车 “首位产业” 培育工程,聚焦车灯智能化升级,力争 2025 年新能源汽车照明产品产值突破 100 亿元;江西则依托 “十百千万” 工程,重点发展半导体照明、虚拟现实显示等产业链,目标 2025 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 8000 亿元

    从黄浦江畔到赣鄱大地,超亿元订单不仅是产业升级的 “风向标”,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 “加速器”。随着三地在技术研发、市场拓展、政策协同等方面的深度联动,一个以订单为纽带、以创新为引擎的照明产业共同体正在崛起,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。



(本文数据综合自政府公开信息及权威媒体报道,如有侵权,请及时告知删除,谢谢!)


【打印此页】 【返回】
Copyright ©2018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7054025号
版权所有:天下知光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