沪浙赣三地超亿元订单释放产业新动能:照明行业的变革引擎 |
发布日期:2025/6/23 点击率:20 |
进入周末,河南、上海、浙江、江西等多省市相继公示重大照明工程招标结果,涵盖智慧路灯升级、5G基建融合、景观亮化运维等方向,累计释放投资需求超3.5亿元。其中,河南沁阳市以6957万元EPC总承包模式打造的"智慧路灯+5G微基站+物联网"综合改造项目尤为引人注目,标志着我国城市照明基础设施正加速向数字化、场景化转型。 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速落地的背景下,沪浙赣三地以超亿元订单为纽带,正推动照明产业向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高端化跃迁。2024 年以来,三地在智能照明、节能技术、新材料应用等领域的重大项目签约,不仅重构了区域产业链格局,更以订单驱动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容,为中国照明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作为全国科创中心,上海以超亿元订单为抓手,加速智能照明核心技术攻关与场景落地。2024 年上半年,上海照明工程领域重大项目签约金额同比增长 18%,其中智能路灯、智慧园区照明系统等订单占比超 60%。例如,临港新片区 105 地块建筑照明工程通过智能调光系统实现能耗降低 35%,并集成环境监测、5G 微基站等功能,成为长三角智慧照明标杆项目。 二、浙江:数字经济赋能照明产业升级浙江以数字经济为依托,通过超亿元订单加速照明产业数字化转型。2024 年前 10 月,全省灯具及照明装置产量同比增长 13%,其中智能照明产品占比提升至 38%。杭州、宁波等地的智慧灯杆项目通过整合物联网、大数据技术,实现单灯远程可控与能耗实时监测,节能率普遍达 50% 以上。 三、江西:绿色转型激活内陆照明潜力江西以绿色能源为突破口,通过超亿元订单推动照明产业低碳化发展。2024 年上半年,全省灯具及照明装置产量同比增长 35%,增速居全国首位,其中节能 LED 灯具占比超 80%。南昌县 2023-2025 年路灯改造项目采购预算达 9291 万元,采用智能驱动电源实现单灯能耗降低 40%,并通过光伏储能系统满足 30% 的用电需求。 四、协同发展:长三角订单链重塑产业生态沪浙赣三地通过订单协作形成 “研发 - 制造 - 应用” 跨区域产业链。上海企业在南昌投资 50 亿元建设 AI 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,其配套的智能工厂照明系统由浙江企业提供技术支持,江西本地企业负责灯具组装,形成 “4 小时供应链圈”。这种分工模式使项目建设周期缩短 30%,综合成本降低 15%。 五、未来展望:订单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当前,沪浙赣三地正以订单为 “指挥棒”,加速布局未来照明产业。上海计划 3 年内培育 10 家微短剧龙头企业,推动 AI 虚拟照明技术与影视制作融合,目标 2025 年相关产业规模突破 50 亿元;浙江将实施汽车 “首位产业” 培育工程,聚焦车灯智能化升级,力争 2025 年新能源汽车照明产品产值突破 100 亿元;江西则依托 “十百千万” 工程,重点发展半导体照明、虚拟现实显示等产业链,目标 2025 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 8000 亿元。
(本文数据综合自政府公开信息及权威媒体报道,如有侵权,请及时告知删除,谢谢!) |
【打印此页】 【返回】 |